首页|中国上古私家著作与口述传统

中国上古私家著作与口述传统

扫码查看
罗根泽提出的战国前无私家著作的论断影响深远,但私家著作的定义并没有廓清.罗氏认为私家著作"离事而言理",然而这并不是私家著作的本质定义.不少学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私家著作的出现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现代人认为的私家著作主要指的是作者拥有著作权,囊括了独立性、创造性和有形的表现形式,但是许多战国著作并不十分符合这些特点.其实战国时代学术从"官"到"私"的过渡,意味着学术挣脱了宗族的藩篱,学派成为传承学术的依托;战国私家著作的不少因素,比如思想家个人的思想、保存思想的"记注"以及贵族对学术思想的诠释在战国以前就已经存在.固然学术发展存在"口耳之传"到"竹帛之用"的转变,但口述传统在战国私家著作出现前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说明了官学思想与战国私家著作存在共性.

李凯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私家著作 战国著作 口述传统 官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SKRD202303805

2024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社会科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8
ISSN:1004-518X
年,卷(期):2024.44(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