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充分考虑国防、地域、资源、经济等诸多要素,创造性地从地域资源禀赋优势角度出发,并通过跨区域工业经济布局的规划与部署,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经济布局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中国基本采取了以东北、东部沿海为重点,同时兼顾沿海与内地、一线和三线地区相互促进跨区域的工业经济布局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重要增长极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引下,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四大板块"之间的跨区域工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对推动中国工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