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为出发点,简要回顾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即从原始的“狩猎采集文明”到“农业耕种文明”到“商业文明”再到当今的“工业文明”,指出,在文明变迁升级背后的引擎,是对生产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它使得生产要素种类不断增加,并最终成为了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转化的动力。<br> 而这种理解形成的知识一代又一代的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传承下去,正是这种有别于其他任何动物的能力,帮助人类成为地球生物中的最高统治者——不仅被动的接受环境,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造环境。人们改造环境的目的是使其更适合生存和发展,使子孙后代更好的继承已有的文明硕果,并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而改造环境的能力则取决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成果。<br> 因此,当今社会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掌握靠继承,继承的方法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br> 逻辑思维是解决当前社会各种问题的“核动力”。从“地沟油”、“假奶粉”这类日常消费的小事,到“法制建设”、“政治改革”这类关系全民的大事,他们的解决最终都将取决于各方参与人头脑中的概念,这种概念有道德领域的、法律领域的、科学领域的、政治领域的,以及其他一切当前各个学科领域的和未来将产生的新学科领域之中的。只有形成概念,明确成定义,才能形成论证和推理,并对该论证和推理的正当性进行评估和反思,质疑和改进。<br> 最后,本文提出方法论建议:即应当让逻辑思维贯穿于教育体系之始终,进而提升人们的批判思考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