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80年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石油危机,造成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这大大激发了对原油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的探索。在早期研究中,Rasche and Tatom (1977), Darby (1982),Bruno and Sachs(1982) and Hamilton (1983)等学者研究证实了原油价格和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Darby (1982)和Hamilton (1983)。Darby(1982)检验了石油价格冲击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在引入出口、汇率和货币供给等变量的间接效应后,发现石油价格波动与国家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统计显著的负相关性。Hamilton (1983)运用 VAR 方法检验了二战之后包括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油价、GNP 和失业等数据,发现石油价格的剧烈上涨几乎诱发了二战之后(除1960年以外)每一次的经济衰退,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美国实际产出活动的负向关联做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