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80例因上颌牙弓狭窄导致前牙拥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颌牙性扩弓设计,对照组则接受常规上颌牙性扩弓设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在上颌第一磨牙的整体位移量、支抗牙瞬间位移量和牙周膜应力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整体位移量指标中的X轴位移、Y轴位移和Z轴位移水平分别为(4.13±0.22)μm,(4.02±0.12)μm和(4.32±0.31)μm,均低于对照组的(9.82±0.71)μm,(9.53±0.41)μm和(11.70±1.2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支抗牙瞬间位移量为(4.21±0.21)μm,小于对照组的(10.42±1.1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一磨牙支抗牙牙周膜应力为(0.53±0.06),Mpa大于对照组的(0.38±0.02)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矫治后,SNA角度和U6-PP角度为(81.52±0.21)°和(82.21±0.15)°,均大于对照组的(79.40±0.16)°和(78.8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6-PP距离和N-Me距离为(26.11±0.13)mm和(105.43±0.11)mm,均长于对照组(22.72±0.25)mm和(103.22±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能有效降低整体位移与瞬间位移,增加牙周膜应力,显示出较常规方法更优越的矫治效果.

张杨

展开 >

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41

天津市口腔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41

无托槽 隐形矫治器 上颌牙性扩弓 整体位移量 瞬间位移量 牙周膜应力

2024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影响因子:0.637
ISSN:1004-6763
年,卷(期):2024.38(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