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感染病学教学改革探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感染病学教学改革探索

扫码查看
目的 临床实践能力与医学道德素养是衡量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感染病学科教学中的教育改革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100 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针对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学校在读感染病学、非感染病学临床专业学位 50 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创新型模式教学,并以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毕业的 50 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为对照.采用调查问卷横断面分析对比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效及不足.结果 对所有纳入本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发放 1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99 份.问卷第一部分,教学改革组研究生认为创新型教学模式在知识掌握、临床能力提升、疑难病例诊治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总体"有帮助"和"很有帮助"人数高于传统教学组,创新型教学改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教学改革实施满意度调查中,教学改革组总体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100%vs.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第二部分,教学改革组在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深度与广度上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第三部分,教学改革组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设计水平、创新理念培养4个方面有帮助和很有帮助人数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代医学教育应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将基于临床教学实践创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当前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亚东、王玮、季茹、肖滢、吴治念、赵彩彦

展开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51

感染病学 教学改革 研究生培养 思政教育 信息化教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河北医科大学2022年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

GJXH2019-156YJGZ202205

2024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影响因子:0.637
ISSN:1004-6763
年,卷(期):20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