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缺失补偿:幼儿任性行为的意义分析
缺失补偿:幼儿任性行为的意义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任性行为成为很多教育者经常遭遇的难题.它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的建立.据此,通过典型案例的现象学分析,幼儿任性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其对"完整性缺失""真实性缺失"以及"主体性缺失"的补偿.教育者应该正确理解幼儿任性行为背后的意义,适当满足幼儿任性行为内含的合理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方式补偿自我缺失.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思梦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
幼儿任性
任性行为
缺失补偿
现象学
出版年:
2021
教育导刊(下半月)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导刊(下半月)
影响因子:
0.167
ISSN:
1005-3476
年,卷(期):
2021.
(8)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