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
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思维方式问题既规范从业人员"研究什么",也规范其"怎样研究"以及"研究得怎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图景由"思维方式"约制,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想构架"或"概念框架""程式"或"方法"。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需要研究者在思维上分别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向度,把握相应的思维方式要求。宏观向度基于哲学思维层面,涉及熟知与真知、反思与评判、慎思与明辨三种思维方式;中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论及世界眼光与中国气派、理论自觉与学科先觉、时间与空间三种思维意识;微观向度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层面,包涵学科思维、学术思维、边界思维三个方面。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孙艳秋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维方式
研究者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
项目编号:
SK2019A0260
出版年:
2024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学会
教育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712
ISSN:
1004-1109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