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梁启超"新民"理论与中国公民教育的发轫
梁启超"新民"理论与中国公民教育的发轫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清末,随着民族危机逐渐严重,民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尝试通过培养"公民"来挽救国家危亡.其中,以梁启超的"新民"理论最具前瞻性,他集中探讨了民与国、个体与群体、私德与公德、权利与义务等近代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提出公民教育可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对我国公民教育的诞生进行了舆论层面的开拓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启蒙.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念烨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福州 350007)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
公民教育
出版年:
2024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学会
教育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712
ISSN:
1004-1109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