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家校联动机制的初步发现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家校联动机制的初步发现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起源和港湾,学校是学生学习成才的最重要场域,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有效推进学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关键.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儿童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亲子亲合评价问卷、学校归属感问卷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问卷,对福建和广西两省(区)城乡4-6年级1165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意义感起弱但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亲合→学校归属感→基本心理需要"这一路径在其中发挥完全链式中介作用.基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家校联动传导机制,对倡扬新时代家庭观、唤醒科学家教意识、发挥家庭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主体责任和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余益兵、冼柳婷、于家伟、陈桦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亲子亲合
学校归属感
基本心理需要
出版年:
2024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学会
教育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712
ISSN:
1004-1109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