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中"错觉"的价值意蕴、发生条件及运用路径

教学中"错觉"的价值意蕴、发生条件及运用路径

扫码查看
教学总在情境中展开,探讨教学中的错觉因素及其生成机制,是对师生与情境互动关系的辩证考量。错觉不只是一种感性的教学效果,也是教学情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和手段,是师生感性自由与理性制约相结合的思维活体。在感知错觉和心理错觉的共同作用下,师生、教学与环境相互关联,教师基于图式的矫正创新与学生基于秩序感的心理预测促使了错觉的发生。教师可通过协调遵循合适、类比追求等效、象征解读意义、残缺透射完整等开展教学的错觉实践。

翟毅斌、朱琳

展开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7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 210019

错觉 想象 情境 知觉

2024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学会

教育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0.712
ISSN:1004-1109
年,卷(期):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