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8年的微观数据,引入等价规模,考虑家庭消费的规模经济性,使用家庭等价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这一指标,以家庭为基础单位衡量相对贫困状况.使用probit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家庭金融素养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中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投资正规金融产品所代表的金融决策能力,是金融素养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金融素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相对贫困标准均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