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铁杵成针》一课教学谈
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铁杵成针》一课教学谈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铁杵成针》的教学,可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具体路径是:抓住"磨针溪",读懂教化的价值;关注"读书",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探究"磨杵",感知夸张的表达效果;放大"问之",培养文言语感;追问"太白",了解古代的入名文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峰权、汤佳雯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213011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文言字词
文言语感
人名文化
《铁杵成针》
出版年:
2022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影响因子:
0.056
ISSN:
1674-4632
年,卷(期):
2022.
(3)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