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大量采用了水泥砼路面,对于20世纪80、90年代修建的水泥砼路面,长期使用导致路面出现断板、错台、脱空、坑洞填补等现象,使用功能大为降低、且影响城市形象。现在大多采用了在原路面上加罩沥青砼面层(即“白+黑”方案)维修方式。投入使用后原路面的裂缝、水泥砼板缝、刚柔相接处等很快反射至沥青面层,成为沥青砼面层最主要的危害类型之一。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原有强度,国内外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然而加铺沥青层后,原有旧水泥板作为基层,这种复合结构涉及刚性、柔性两种路面结构形式,不仅材料差异大,而且旧路面板上存在接缝及错台,脱空,裂缝、唧泥等损坏现象,使得复合结构中变异部位突出,这就会在加铺面层对应于旧路面板接缝裂缝的位置上出现反射裂缝。加铺层中反射裂缝的出现是必然现象,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出现反射裂缝后,虽对面层使用影响不大,但水份会从裂缝中渗漏下去加速对基层的破坏,使沥青面层出现唧泥,而且出现湿软地基等加速裂缝的开裂,大大缩短加铺面层的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某道路工程路面反射裂缝问题,通过增加胀卡头与注浆孔之间摩擦力与密封性、清除松散基层并压实、控制植筋质量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为类似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