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规划体系的问题与创新方向

乡村规划体系的问题与创新方向

扫码查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乡村建设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城市化是伴随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而席卷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通常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大量人口不断集中、形成城市的过程。人口的聚集带来了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与城镇化进程相伴生的是广大乡村地区的衰败,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近现代以来,面对乡村的破坏与衰败,一些知识精英在各地开展乡村建设运动,进行地方自治现代化与社会改良。但笔者认为,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设计和都市设计虽不同,但两者应在一条联络线上,各项计划要彼此联成一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快速城镇化进程受到全球资本流动与积累的驱动,城市不动产“动产化”,农村土地“城镇化”,农村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来源,实际上形成了资本逻辑下的“空间生产”。资本逻辑下的大规模快速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成就,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包括: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城市社会问题、农村衰败、乡土文化消逝等农村社会问题,以及土壤、水、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集中涌现且相互关联,堪称“城镇化危机”。为了克服资本逻辑的悖论,有必要利用国家调控力量,兼顾资本的效率与社会的公平,使空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回归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来。

乡村规划体系 问题 创新方向

2018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影响因子:0.156
ISSN:
年,卷(期):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