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
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本文质疑了把我国传统村落的形态看作是社会和空间之间的结构简单对应的通常观点.通过应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一组徽州村落在空间组织方面的异同及其与宗族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联.社会和空间的动态关系显示了宗法制度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在村落发展演变中的交织作用.在这种动态关系的作用之下,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趋向于在村落的特定地段分布和聚集;村落呈现与其社会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并通过祠堂在空间组构关系上的等级来微妙地体现宗族社会的血缘秩序和社会关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浩锋
展开 >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祠堂
宗族组织
社会-空间的动态关系
村落形态
出版年:
2008
建筑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师
影响因子:
0.374
ISSN:
1001-6740
年,卷(期):
2008.
(2)
被引量
38
参考文献量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