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毒沟褶菌中毒特点及救治经验,为该蘑菇造成的中毒事件现场处置及临床救治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收集云南省1995-2020年,由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参与调查或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报告的毒沟褶菌中毒案例,汇总、分析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归纳总结中毒特点及救治经验.按结局将病例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差异,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共纳入18起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云南中部和西北部的农村地区,集中于7~9月;共同进食者122人,其中82人出现中毒症状,死亡39人,罹患率67.21%,病死率47.56%;潜伏期2~240 h,中位数36h.中毒临床症状以恶心、头晕、呕吐、心悸、乏力为主,27.14%的病例有横纹肌溶解症状.88.89%的患者存在肌酶异常,以CK和CK-MB升高为主,其中55.56%的病例CK峰值可达参考值范围的5倍以上;心电图异常率76.67%,以ST-T改变为主;61.54%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33.33%伴有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以中性粒细胞升高及淋巴细胞降低为主.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间人口构成、潜伏期、首发症状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毒沟褶菌中毒主要发生在云南中部和西北部的农村地区,中毒人群以农民为主.此蘑菇中毒可致横纹肌溶解,病死率高;治疗过程中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