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对通识教育的众多研究中,"哈佛模式"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种模式.我国高校中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半是参照美国高校的模式而来,却常被学生用来"充学分"和"刷手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上海大学自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改革以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和努力,通识教育改革已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2014年开设23门核心通识课,通过追踪调研发现改革试水效果良好.同时也发现了通识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与完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水凌波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上海 200444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改革
哈佛模式
普遍问题
课程地图
出版年:
2017
课程教育研究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课程教育研究
影响因子:
0.181
ISSN:
2095-3089
年,卷(期):
2017.
(14)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