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真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真社会性昆虫级型结构及寿命分化行为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epigenetics affecting the caste structure and longevity differentiation behavior in eusocial insects

扫码查看
真社会性昆虫,如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蜜蜂、蚂蚁和黄蜂,以及蜚蠊目(Blattodea)的白蚁,尽管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一致,但它们在形态、行为及生活史上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大多数真社会性昆虫表现出不同的级型结构和寿命分化,在这些结构中王后往往比职虫的寿命更长,且繁殖能力仅由一个或几个王后拥有,而其他群体成员只能充当职虫.然而,在某些物种中,级型结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个体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线索从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切换到另一个级型或行为表型.由于不同的级型之间通常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因此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内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之间的基因转录差异造成的.这就意味着以修饰基因表达而不改变基因序列本身为特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在真社会性昆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证据表明,DNA/R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级型结构、寿命分化和衰老等多个方面影响真社会性昆虫.本文对这些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在昆虫中不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真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未来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在抗衰老药物的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减缓生物体的衰老进程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Epigeneticseusocial insectcaste structurelongevity differentiationaging

马强、党晓群、马振刚、周泽扬

展开 >

重庆师范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传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重庆404120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媒介昆虫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表观遗传学 真社会性昆虫 级型结构 寿命分化 衰老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KJQN202100543KJQN202000521CARS-44-KXJ21

2023

昆虫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56
ISSN:0454-6296
年,卷(期):2023.66(7)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