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Non-grain"Cultivated 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扫码查看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格局,为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助力.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存在的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对"非粮化"空间格局差异影响较大,在所有驱动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是乡村人口,其次是村民小组,然后是农业机械总动力,最后是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种植经济效益低下是江苏省"非粮化"最重要的驱动因子,土地被征用或土地流转、耕地转为种植经济作物等也是驱动"非粮化"的主要因子.为推动乡村振兴,首先是要调整耕地利用结构,保障耕地种粮面积,确定耕地"非粮化"的面积;其次推进落实土地整治,加快耕地提质改造,科学设定"非粮化"底线;最后注重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李远亭、夏晨芳、夏颖、黄志昀、华陈宇

展开 >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土地耕地 "非粮化" 时空格局 乡村振兴

202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2210327015Z

2023

科技和产业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科技和产业

影响因子:0.361
ISSN:1671-1807
年,卷(期):2023.23(6)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