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牲灵之谜——人类与动物(生物)之间田野互动规范的同步进化及其生态价值

牲灵之谜——人类与动物(生物)之间田野互动规范的同步进化及其生态价值

扫码查看
田间设置"稻草人"的功能是经由吓唬鸟类进而制造"牲灵",最初发明"纸老虎"等类似的符号面具,很可能是为了吓唬小孩——这里是"熊出没"之地,莫向虎山行."稻草人"用于规训他者,"纸老虎"则用于自我规训,提示着早期的农牧民与动物(生物)之间田野互动规范的同步进化和生态位的相对分离,体现着原生农牧文明的自我谦抑精神.这正是天人合一,即生态文明得以可能的规范基础.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后,发生了人类与动物(生物)之间的不同步进化及其灾难性后果,殖民地的原始野生动物被大量猎杀而濒临灭绝.文章认为天人关系的健康和安全,是人人关系健康和安全的生态基础和心理基础,因此,重新发现并借鉴亚洲及"环青藏高原地区"原生文明之制造牲灵与人类进化同步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在民法典背景下特别注重对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习惯法的发掘整理和传承利用,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安全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启示意义.

王勇、李佩袁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广汉市司法局,四川广汉 618300

亚洲 "稻草人" "纸老虎" 牲灵 规训他者 自我规训

2024

克拉玛依学刊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员会党校

克拉玛依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155
ISSN:2095-0829
年,卷(期):20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