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绵延万里的长城防御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西汉长城及其庇护下的走廊作为控扼四方的军事要塞和中西交流的天然孔道更是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西汉初年,面对匈奴的威胁,汉政权先是试图以和亲换和平,武帝时又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但始终未能制止农牧交错地带的剧烈冲突.在充分考量农耕与游牧政权各自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汉王朝选择通过修建长城保卫边郡.历史证明修建长城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制止农牧冲突,保卫和平的最优解.随着包括河西汉塞在内的整个长城防御体系发挥作用,河西走廊和边郡地带实现了长城下的和平.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仅保障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和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为汉匈之间、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人员、文化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