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大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的总体性认识论断,对资本主义精神产品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精神生产图景的勾勒描绘.基于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社会主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其实践样态应体现为:共创精良优质的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的主体性充分张扬;共沐公正合理的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的共享性充分提升;共鉴多元多样的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充分延展;共享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的价值性充分彰显.为此,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健全全体人民参与精神产品生产的激励机制,完善全体人民享有精神产品分配的均衡机制,拓宽全体人民共通共鉴精神产品交换的促进机制,优化全体人民享受精神产品消费的引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