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指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嘈杂、吐酸的范畴。多因脾胃虚弱,气虚无力运血,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肉失所养,腐而成疡所致,虚实寒热均可见。治疗上主要采用益气和胃,温中理气为主,佐以升发阳气。西医认为主要是胃粘膜的防御因素(胃粘膜-粘膜屏障、内源性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表皮生长因子、粘膜血流等)和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HP感染、药物等)的失衡。治疗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避免加重溃疡的饮食,二是药物治疗。饮食上主要是避免过饥或过饱,不饮酒、咖啡和浓茶等。治疗药物主要分四类,一是抵抗胃酸药,如氢氧化铝、碳酸钙等;二是抑制胃酸分泌药,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胃泌素药物等;三是胃粘膜保护药,如前列腺素、生长因子、胃肠激素等;四是抗幽门螺旋杆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