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以此分析脑梗死部位和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发病后临床均表现出不宁腿综合征,通过MRI观察患者梗死部位,分析产生不宁腿综合征的因素.结果 据统计,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32例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在脑梗死患者中占比达16.00%.经国际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RS)评价平均(25.18±4.98)分,其中24例累及患侧下肢,8例累及双下肢,表现出患肢严重的特点.通过IRLS-RS对累及不同部位患者评分比较,分别为(23.02±3.39)分、(30.24±3.58)分,P <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宁腿综合征(RLS)开始时间于梗死后发生,平均(1.86±1.50)d;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有普拉克索、氯硝西泮,用药起效时间平均(1.19±0.50)d;停药时间平均(9.85±5.02)d.分析导致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的高危独立因素是冠心病史,梗死部位在颞叶、尾状核体和脑桥等处,通过脑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析和急性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未见相关性.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患肢症状严重,多累及健侧,发病和梗死于颞叶、尾状核体等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