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缺血性脑卒中新型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新型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

扫码查看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多因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IS确诊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缺乏有效用于临床实践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仍然是IS诊治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发现多种血清标志物、蛋白质、代谢相关分子、非编码RNA、DNA甲基化分子等具有IS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能.该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新发现的IS新型诊疗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检测技术进展,以期促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IS新型标志物的应用研究,推动IS的精准诊疗.

李丹丹、陈青文、王子铭、严孝岭、吴彬彬、朱艳婷、虞伟

展开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 210046

南京市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 210006

缺血性脑卒中 生物学标志物

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院内资助课题

YKK22256TKKYYB20211607

2024

临床检验杂志
江苏省医学会

临床检验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746
ISSN:1001-764X
年,卷(期):202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