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体周病的相关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调控作用

种植体周病的相关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调控作用

扫码查看
种植体周病是种植修复后常见的生物学并发症.该病是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或硬组织的炎性病变,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炎.种植体周病所导致的软组破坏和骨组织吸收对种植体在口内的长期稳定性、咀嚼功能、美观等产生不良影响,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学者们开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治疗种植体周病的新靶点,其揭示了种植体周病的调控机制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对提高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和存留率具有潜在的价值.研究表明种植体周病的进展与多条信号途径的调控密切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在种植体周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亦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阐述以下 5 条途径:NF-κB信号通路、NLRP3 炎症小体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ippo-YAP信号通路、Ox-LDL/LOX-1 信号通路,以及上述信号通路间交互调控的连接点,探讨种植体周病中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以期为研究种植体周病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上种植体周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霍花、宋斌、廖健

展开 >

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炎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炎症因子 信号通路 交互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2060207

2024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783
ISSN:1003-1634
年,卷(期):2024.40(5)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