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进展

扫码查看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1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TP7B基因突变致使铜转运P型ATP酶功能障碍,进而造成体内铜大量蓄积,导致全身多脏器受损,以肝脏和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多见.早期诊断并及时启动驱铜治疗,患者可获得不亚于健康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然而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体征及诊断指标,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关于Wilson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结合新近国内外指南和研究报道,对Wilson病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周静、陈恩强

展开 >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2022YFS0094

2024

临床内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临床内科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922
ISSN:1001-9057
年,卷(期):2024.41(4)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