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103例,其中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者32例,设为观察组,未发生CVS者7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治疗方式、白细胞计数、血钾及尼莫地平使用情况,分析aSAH患者发生CVS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50岁、高Hunt-Hess分级、高改良Fisher分级是aSAH患者术后发生CVS的高危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尼莫地平是aSAH患者术后CVS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aSAH患者术后发生CVS的影响因素复杂,临床上需高度重视对年龄≥50岁、高Hunt-Hess分级及高改良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病情监测和干预,并科学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以预防CVS的发生。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林茹、李正伟、王璐
展开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 450052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危险因素
出版年:
2024
DOI:
10.19528/j.issn.1003-3548.2024.01.013
临床医学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临床医学
影响因子:
0.906
ISSN:
1003-3548
年,卷(期):
2024.
44
(1)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