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应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45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应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45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术后均完成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腰椎功能[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OD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指数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可显著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尹清力、张康鑫、王震、董谦、贾志科

展开 >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 45803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功能

2024

临床医学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临床医学

影响因子:0.906
ISSN:1003-3548
年,卷(期):2024.44(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