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环境因素框架下,综合分析参与上海市宝山区高危儿随访与管理的多方人士的意见,确定影响高危儿随访干预的相关环境因素.方法 通过预咨询及多轮意见征集确认及修正,在儿保医生、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早教工作者、高危儿家长5个人群中,征集具有明确概念的影响高危儿随访管理的条目,然后提取条目的主要概念,并将主要概念与ICF-CY的环境(e5)的类目进行关联,应用百分比的方法 统计关联结果 .结果 21名参与者提出了具有明确概念的意见94条,提取了97个概念.分别与环境因素(e)的19个二级类目产生了134次关联,被关联的19个二级类目分布于除e2(自然环境和环境的人为改变)以外的所有环境因素一级类目,其中被关联最多的一级类目为e5(服务、体制和政策)49次,其次为e4(态度)40次,被关联最少为e1(产品和技术)11次.被关联次数最多的前3位二级类目依次为e580、e410和e310,合计占总关联次数的65.7%(88/134).不同角色的关联情况不同,与专业人员相比,高危儿家长组关联的二级类目数较多,儿保医生、康复医生、家长中被关联次数最多为e580,早期教育工作者关联次数最多为e585,康复治疗师关联次数最多得为e310.结论 卫生服务、体系和政策以及家庭态度与支持是影响高危儿随访的重要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