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患儿生存质量及家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01月~2020年06月实施心脏介入治疗的378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80)和观察组(n=198).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围术期充分准备,严密监测,家长教育,有效配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模式,于患儿入院当天,指导家长加入程序化健康教育微信管理群,通过群平台学习掌握患儿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术前配合、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及复诊要求等.对比两组患儿随访半年的生存质量(儿童健康问卷,CHQ)、并发症发生及家长先心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SAS)及遵医行为评价结果 .结果 两组患儿先心病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患儿出院前1d,两组家长先心病知识评定及焦虑情绪测评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家先心病知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长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患儿家长先心病知识及遵医行为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HQ生理、情感、心理及社会功能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术期及出院随访期,护理人员通过"互联网+"微信管理平台对患儿家长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其对先心病知识的了解,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取得有效配合,共同做好患儿围术期及康复期的严密监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