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用药情况的分析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用药情况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抗菌治疗用药情况的分析.方法 选取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者18例,对新生儿与其母亲的产前资料进行查阅,如胎龄、分娩方式、在院天数、相关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观察,并给予新生儿相关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18例新生儿病例出现早发感染11例,其中黄疸8例,呼吸衰竭3例,合并肺炎12例,晚发感染7例.18例新生儿实施血常规检查,其中血小板计数异常者15例,C-反应蛋白异常者14例,其中10例新生儿入院后C-反应蛋白指标呈升高模式.18例无乳链球菌败血症共培养出无乳链球菌24株,其中,胃液标本培养无乳链球菌10株,血液标本培养无乳链球菌14株,青霉素、氨卡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性强,而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耐药性较高.针对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多数14d病情稳定、出院;而对于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多数需治疗20d以上,脑脊液方可恢复正常.针对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应选择易渗透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开展治疗.结论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偏高,可选择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作为首选抗菌治疗药物,对于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建议选择可穿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王超

展开 >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徐州 221600

无乳链球菌 败血症 临床特点 抗菌治疗 新生儿 用药情况

202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ISSN:
年,卷(期):2020.7(9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