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俯卧位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ICU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该组患者于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接受治疗,依据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不同展开分组,其中30例为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为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h、2h、4h时期间,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包含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气道阻力、气道平台压以及肺顺应性变化.结果 对照组进行俯卧位通气,1~2个小时后动脉血气指标与通气前无改善(P>0.05),但4小时后与通气前改善明显(P<0.05);而观察组在俯卧位通气后,动脉血气指标1小时后即开始改善(P<0.05),第2小时与第1小时之间改善更为显著(P<0.05),但第4小时后与第2小时比较改善有所下降.在通气前,两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及气道平台压测定值相较无差异(P>0.05),在通气后1h,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气后2h观察组气道阻力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肺顺应性及气道平台压无差异(P>0.05),通气后4h各组数据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用于肺内外源性ADRS治疗,可改善其疾病状态,为其早期行支持治疗的有效手段.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左同坤、吉挺、于之昊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 223300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内源性
肺外源性
俯卧位通气
血气分析
出版年:
202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0.
7
(99)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