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人机载双站干涉SAR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

无人机载双站干涉SAR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

扫码查看
双站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可突破单站双天线干涉SAR的基线限制,获得更加灵活的基线构型,有利于提升干涉测量精度.无人机载双站干涉SAR机动性好、飞行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也能为无人机载分布式干涉、三维成像等提供关键支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设计研制了国内首套无人机载双站干涉SAR系统,并在内蒙古百灵机场开展了飞行实验.该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方案设计、基本构成和主要性能,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空间、时间及相位同步和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首次飞行实验的方案和实施研究情况,最后给出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关键技术和该无人机载双站干涉SAR系统0.5 m高程测量精度等主要指标,为后续多无人机平台协同开展分布式干涉数据获取及处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borne Bistatic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Bistatic SARUAV-borne InSARSpatial synchronizationTime synchronizationPhase synchronization

朱金彪、潘洁、仇晓兰、蒋雯、刘玉泉、董勇伟、李威、蔺蓓、倪帆、上官松涛、刘鸣谦、程遥

展开 >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西安 71007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北京 100190

苏州市微波成像处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州 215123

中科宇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0

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展开 >

干涉SAR 双站SAR 无人机载干涉SAR 空间同步 时间同步 相位同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2YFB3902600

2023

雷达学报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雷达行业协会

雷达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0.667
ISSN:2095-283X
年,卷(期):2023.12(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