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监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动态监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中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动态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9 年8 月至2023 年5 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 126 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 =42)、中型组(n =42)及重型组(n =42)。另选取同期的21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分别于入院0 h、12 h、24 h、36 h、48 h及72 h,健康组于体检时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D-LAC、DAO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Spearman法分析D-LAC及DAO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轻、中、重型组各时间点的血清D-LAC、DAO及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 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各指标均于发病后 24h达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轻、中、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D-LAC、DAO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组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DAO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h与入院时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00、-0。937、-0。931、-0。922、-0。900(P<0。05);血清D-LAC水平在0 h、12 h、24 h、36 h、48 h及72h与入院时GCS 评分均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20、-0。895、-0。923、-0。928、-0。921(P<0。05)。结论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血清中D-LAC、DAO水平升高,其含量与入院时GCS评均呈负相关,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王海伦、张祥、姚俊朝、王垒垒、刘猛、刘永跃

展开 >

沧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河北 沧州 061000

急性颅脑创伤 动态监测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C-反应蛋白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研究课题

20211353

2024

临床军医杂志
解放军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临床军医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465
ISSN:1671-3826
年,卷(期):2024.52(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