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

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

扫码查看
目的 比较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窗髓核摘除术(F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8 年5 月至2020 年4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7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TED组(n=40)与FD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随访 3 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E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F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F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1d;且术后1d、术后3 个月,PTED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ODI评分均低于各组术前 1d,JOA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1d;且术后3、12 个月,PTED组患者ODI评分低于FD组、JOA评分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IL-1β、MMP-3 均低于各组术前1d;且术后7 d,PTED组患者IL-1β、MMP-3 水平低于F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FD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年随访观察发现,PTED较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优,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沙建军、陶星光、陈农

展开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骨科,上海 201700

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白细胞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面上项目上海市青浦区科学计划

202040059QKY2023-19

2024

临床军医杂志
解放军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临床军医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465
ISSN:1671-3826
年,卷(期):2024.52(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