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血清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γ-谷氨酰转移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血清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γ-谷氨酰转移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 年5 月至2021 年12 月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术治疗的86 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组(n=43)、Ⅱ级组(n=25)、Ⅲ~Ⅳ级组(n=18)。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n=22)与非MACE组(n=64)。比较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FAR、γ-GGT、NT-proBNP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AR、γ-GGT、NT-proBNP水平联合检测对AMI患者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γ-GGT、NT-proBNP水平及F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Killip心功能分级、纤维蛋白原、γ-GGT、NT-proBNP水平升高及FAR值异常增大是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AR、γ-GGT、NT-proBNP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FAR、γ-GGT、NT-proBN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FAR、γ-GGT、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有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术后MACE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刘冉、柏战、杨洋、戴敏

展开 >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0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理科,安徽 芜湖 241000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γ-谷氨酰转移酶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第一批)(2021)

202104j07020059

2024

临床军医杂志
解放军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临床军医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465
ISSN:1671-3826
年,卷(期):2024.52(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