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克思剩余劳动概念的伦理意蕴
马克思剩余劳动概念的伦理意蕴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剩余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建和唯物史观的完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关涉剩余价值源泉、剥削秘密、脑体分工、物质财富、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等主题,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劳动力商品"批判和"剩余劳动时间"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生命伦理意蕴;二是通过"脑体劳动分工"批判和"剩余劳动产品"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劳动伦理意蕴;三是通过"为生产而生产"批判和"剩余劳动积累"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财富伦理意蕴。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寇东亮
展开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劳动
生命
财富
伦理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3&ZD016
出版年:
2024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24.06.001
理论视野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理论视野
CSSCI
CHSSCD
影响因子:
0.347
ISSN:
1008-1747
年,卷(期):
2024.
29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