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理论探源与逻辑建构

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理论探源与逻辑建构

扫码查看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风险呈现鲜明的不确定性与复合叠加的特征,而城市社区日益成为风险的积聚点和治理着力点,由此引发新一轮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其中,韧性被引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成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但韧性自有其与治理体系的边界抵牾,亦难以客观映射治理的行动面向,因而从韧性治理走向韧性治理共同体既是对公共治理理论的丰富,也是推动共同体理论研究与韧性社区实践在城市复合型风险问题上开展有效对话的现实回应.在深描我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情境叙事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遵循"建构到解构"的分析路径,从共同在场和技术赋能两个维度出发,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化约为联结共同体的一般性逻辑和形塑韧性的情境性逻辑.但这种简化的程式化模型也容易导致两条逻辑线之间"体用分离"的裂痕.因此,需要设置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从"悬浮"到"落地"的运行机制,呼应韧性治理与共同体有机融合的行动实践.而以"结构适应—主体适应—环境适应"为核心构成的治理框架,通过松散耦合的制度联结,践行以国家能力建设为目标的社区治理主体嵌入和因地制宜的情境互动,以及服膺于环境的知识汲取与技术解蔽,进而从适应性的角度对治理模式的融合给出了解决方案.

朱婉菁

展开 >

温州大学法学院

韧性治理 韧性治理共同体 韧性城市 城市社区 适应性治理 技术赋能

2025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
ISSN:1006-7426
年,卷(期):2025.(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