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人相分""隆礼重法":荀子思想的系统把握——重写先秦思想史系列

"天人相分""隆礼重法":荀子思想的系统把握——重写先秦思想史系列

扫码查看
生活在战国末期的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高扬舜禹之道和孔子仁学,在批判六家、五霸的基础上广采博取、推陈出新,构筑了天人相分、人性本恶、内圣外王、礼主刑辅、革命义兵的思想大厦.在天人关系上,他彻底否定有神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在人性问题上,他既肯定人欲本恶,又强调善的道德意识是人的特征,源于人的"心知"本性,实际上走向二重人性论,由此建构起"君子之道"和"君之所道"."君子之道"包括贵礼、尚诚、劝学、隆师、慎友、征圣、宗经等修养方法."君之所道"包括仁政民主、裕民富民、礼主刑辅、尚贤使能等经世方略.荀子进而提出"从义不从父"的"子道","从道不从君"的"臣道"与"议兵以仁义为本"的军事主张.荀子学说体大思精,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关怀,是周代贵人轻天、贵德轻神思想特征的典型证明,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祁志祥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200240

天人相分 人性善恶 内圣外王 礼主刑辅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

19FZXB060

2022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理论月刊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4-0544
年,卷(期):2022.(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