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社会信用立法的功能定位与核心问题
社会信用立法的功能定位与核心问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社会信用立法面临着功能定位不明确、技术回应不明显、实施立场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社会信用立法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语境下的道德立法,通过将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在"良法善治"意义上的统一.大数据技术为社会信用立法提供能力支持,使之成为可能,并因全样本分析、反模糊反匿名、自身膨胀等技术特征影响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立法中宜确立"全面采集""原则公开""安全使用"之原则.实践中"泛信用化"惩戒乱象表明社会信用法律的规制功能与激励作用间的内在逻辑失调,一方面应明确激励型法的规制功能,引导逻辑思维和意识形态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应坚持法律规制功能的激励导向,即便是失信惩戒也具有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适用.
外文标题: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Core Problems of Social Credit Legisla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贾韶琦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信用立法
道德立法
大数据
法律激励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21C0451
出版年:
2023
DOI: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01.015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理论月刊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565
ISSN:
1004-0544
年,卷(期):
2023.
(1)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