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杨柳枝》的艺术传承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杨柳枝》的艺术传承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诗《杨柳枝》的文化属性,可以厘清西夏《杨柳枝》不仅是党项氏羌文化的表现,更是西北区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杨柳枝》曲辞经历从北朝横吹曲辞《折杨柳》的五言古诗形式、南朝齐梁永明体形式、初唐盛唐五言近体诗形式、中晚唐七言律绝形式,至晚唐五代衍生为曲子词和词牌.西夏《杨柳枝》继承了民间传统曲调,特别是在西北地域流传历史悠久的《杨柳枝》曲子,又吸收宋金时期兴起于民间艺人的演唱经验,敷衍长篇,带和声,才形成今见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的曲子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高人雄
展开 >
作者单位:
喀什大学
关键词:
西夏
杨柳枝
北朝乐府
和声
曲子辞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17ZDA263
出版年:
2024
DOI: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2.015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理论月刊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565
ISSN:
1004-0544
年,卷(期):
2024.
(2)
参考文献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