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干雷电时空分布特征

2014—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干雷电时空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2014—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闪电定位仪监测的雷电及CLDAS逐日降水数据,确定干雷电期间降水阈值并筛选干雷电监测数据,分析干雷电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防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CLDAS降水与气象站点降水的误差较小,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以满足干雷电的分析需求.大兴安岭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次数为36013.4次,以负地闪为主,年平均雷电日数为110.4 d,其中有42.3%的雷电发生时的日降水量小于5 mm,宜作为该地区干雷电发生时的降水阈值.以此阈值筛选,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干雷电发生15229.8次,每年7月年平均干雷电出现次数最多,干雷电的雷电流绝对强度在5月和9月较强.该地区林业局中,永安山东部、满归南部、阿龙山东部、汗马自然保护区北部、甘河东部、阿里河西部、吉文北部、大杨树东南部、巴林南部、南木、绰尔东部等地的年平均干雷电次数达到0.4次/km2,且雷电流绝对强度也普遍偏强,是大兴安岭干雷电的高发区域,应加强上述地区干雷电的日常监测和雷击火防范工作.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y lightning in the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 of Inner Mongolia from 2014 to 2018

曲学斌、王彦平、杨淑香、宋海清、赵岳冀、邹晓华

展开 >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021008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021008

干雷电 CLDAS 大兴安岭 气候响应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内蒙古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遥感创新团队共同资助

IAM201706nmqxkjcx201806nmqxkjcx201702201602103

2021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1.37(1)
  • 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