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1—2019年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2011—2019年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2011—2019年江苏、浙江和安徽27个探测站ADTD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资料,对中国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域云地闪的发生频次、强度进行统计,运用EOF方法分析闪电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负闪数均占总闪数的95%以上,正闪平均强度均大于负闪平均强度绝对值.正、负闪平均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江苏,正、负闪平均强度绝对值最小值均出现在浙江.总闪电频数、强度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曲线均呈单峰单谷特征.日变化特征中,总闪强度日最小值在15时,而在随后的16—17时总闪频数出现峰值.全年中,8月的总闪频数最大,总闪强度最小.在每年4月、7月、11月中正闪表现更为活跃.总闪频次空间分布与地形分布相吻合,高海拔地区均出现了高频次闪电分布,总闪强度空间分布则与之相反.根据总闪频次主成分分析,前4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到51.07%,空间上表现出既有全区一致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空间分布型可划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交错反相型和东西反相型.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from 2011 to 2019

王凯、周丽雅、鞠晓雨、程向阳

展开 >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 合肥230061

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230031

蚌埠市气象局,安徽 蚌埠233000

闪电频次 闪电强度 主成分分析

202004h07020001AHXJ202004

2021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1.37(4)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