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桂林市2000—2018年生态承载力变化评估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桂林市2000—2018年生态承载力变化评估

扫码查看
本文将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评估方法引进到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利用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两个指标,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计算并分析了桂林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利用经济评价指标(GDP)和生态足迹指标,定量评估了桂林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000—2018年桂林市的生态承载力略微增加,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现出一致的先增加(峰值在2010年)后下降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有较大的差异,社会经济建设中各类土地的需求和供应水平不对等.足迹广度除2005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基本呈现出增长趋势,而足迹深度则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是影响桂林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0—2018年桂林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10年以后第三产业逐渐在经济建设中占主要地位,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Variation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n Guilin from 2000 to 2018

王笑影、张慧、朱文泉、温日红、李荣平、马姜明

展开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6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0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国家公顷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

20190205桂科AA20161002-1

2021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1.37(6)
  • 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