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 in the growing season of soybea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扫码查看
基于黑龙江省6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计算大豆需水量,应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有效降水,采用M-K检验、GIS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各生育阶段水分盈亏指数及干旱与洪涝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内有效降水在开花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开花及以后主要呈减少趋势;大豆需水量在第三真叶期以前主要呈增加趋势,第三真叶期及以后呈减少趋势,结荚—鼓粒期和鼓粒—成熟期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大豆生长季内水分盈亏指数(Crop water surplus deficit index,CWSDI)中部偏东地区和最北部地区最高,东部高于西部;开花—结荚期和结荚—鼓粒期CWSDI最低,鼓粒—成熟期最高.洪涝多发于偏北部地区,东部多于西部,出苗—第三真叶期洪涝发生站次最多.干旱发生频次高于洪涝,西部或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和北部最低,干旱多发生于开花—鼓粒期.

翟墨、李秀芬、刘丹、余兰、曲辉辉

展开 >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安达市气象局,黑龙江安达151400

大豆 水分盈亏指数 干旱 洪涝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区域合作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LH2020D0172020SYIAEHZ131801253

2023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3.39(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