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京津冀地区辐射雾生消影响因子和污染物特征分析

京津冀地区辐射雾生消影响因子和污染物特征分析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llutant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tion fog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扫码查看
利用京津冀地区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 2002-2020 年京津冀地区辐射雾气候特征,以及出现辐射雾前后气象要素和不同粒径污染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京津冀中南部的平原地区是辐射雾的高发区,坝上高原和北京西北部山区出现次数较少,辐射雾日最小能见度普遍可降至0.1~0.6 km,并随日出升温迅速增大.高低气温差(辐射雾发生前一日最高气温与当日最低气温的差值)多集中在6.0~10.4℃,最大可达到20.3℃,最小为0℃,且空间差异性较大;春季的高低气温差大于其他季节,但极大与极小值均出现在冬季.辐射雾出现前一日14 时的地面风速为1.0~2.4 m•s-1,到20 时和当日08 时风速降至1.0 m•s-1左右,风向以偏北风和偏南风为主;垂直逆温多从地面开始,通常较为浅薄,风向随高度从北逆时针向西偏转.雾爆发当日,随着日出后气温升高、风速加大、湿度下降,PM2.5和PM10浓度下降,空气污染程度逐渐降低.

Radiation fogMeteorological elementsAir pollutants

许敏、李江波、田晓飞、张瑞芳、沈芳、乐章燕

展开 >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21

廊坊市气象局,河北廊坊 065000

河北省气象台,河北石家庄 050021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三河市分局,河北廊坊 065200

展开 >

辐射雾 气象要素 空气污染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廊坊市科技局项目

411750142014BAC16B0412277114D202213097

2023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3.39(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