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2021年辽宁省冷涡型雷暴大风时空分布及环境参数特征

2017-2021年辽宁省冷涡型雷暴大风时空分布及环境参数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of Cold Vortex thunderstorm gales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17 to 2021

扫码查看
选用2017-2021 年辽宁省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葵花 8 号卫星和ERA5 再分析资料,分析辽宁省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天气系统下雷暴大风发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冷涡系统是导致辽宁雷暴大风的最主要天气系统,占全部雷暴大风的62%.冷涡雷暴大风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该区域冷涡引起的雷暴大风占所有雷暴大风的90%.雷暴大风集中出现在5-9 月,午后到傍晚出现的次数最多.不同季节雷暴大风发生时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春、秋季雷暴大风对应不同层温差、垂直风切变较强和风暴承载层风速较大等特征;盛夏雷暴大风发生对应水汽条件充沛,近地面蒸发较强、中层干空气侵入和热对流特征明显等.与非冷涡系统相比,冷涡背景下的低空与 500 hPa温差和对流有效位能更强,中低层更干燥,垂直风切变和风暴承载层风速更强.冷涡四象限中,雷暴大风常出现在东南和西南象限,占比分别为 77.9%和 18.5%.两象限雷暴大风对应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东南象限水汽条件更充沛,不稳定程度更强;西南象限中低层更为干燥,地面与500 hPa温差和下沉对流有效位能更大.

Northeast Cold VortexVertical wind shear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曹世腾、杨磊、陈宇、孙丽、冷雨轩、蒋超、杨雪

展开 >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辽宁沈阳 110166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16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610225

东北冷涡 垂直风切变 对流有效位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气象局基金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项目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开放基金中国气象局复盘专项

2018YFC1507301202208QYXM202102CXFZ2023J013CXFZ2022J003CXFZ2022J059CMAYBY2017015CMAYBY20200262021SYIAEKFMS17FPZJ2023-030

2023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433
ISSN:1673-503X
年,卷(期):2023.39(4)
  • 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