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昆嵛山林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

昆嵛山林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

扫码查看
[目的]构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Disease based index,D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在林龄相对一致(34±2)年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赤枯病病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赤枯病病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病基指数,即立地对赤枯病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病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病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病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林分密度是影响赤松赤枯病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65.61/(1+e 0.0015x+2.32),决定系数R2 =0.519 8,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赤松赤枯病的病情指数时,平均预估误差是5.35%.4)将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为:I为极轻病害发生,Ⅱ为轻度病害发生,Ⅲ为中度病害发生,Ⅳ为重度病害发生,Ⅴ为特重度病害发生.[结论]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赤枯病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可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 Disease Based Index Model of Needle Blight Disease of Japanese Red Pine Kunyushan Mountains, China

胡瑞瑞、梁军、谢宪、黄咏槐、张英军、张星耀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天津300384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烟台264100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510520

展开 >

赤松纯林 赤枯病 病基指数 昆嵛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补助

2017YFD0600104CAFYBB2019sy023-2312706822018-LYPT-DW-127

2020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272
ISSN:1001-7488
年,卷(期):2020.56(1)
  • 6
  • 11